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《比较文学概论》《中国伦理思想史》《考古学概论》《中国美学史》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。
《比较文学概论》编写课题组由11位专家组成,首席专家为四川大学的曹顺庆教授、上海师范大学的孙景尧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旭东教授。本书在阐述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学科理论的推进过程时,既注重比较文学不同阶段之间的差异,又看到其中历史性的关联和承接,使其呈现为涟漪式的动态发展过程与螺旋式的上升过程。本书努力打破该领域中曾长期存在的西方中心主义,强调在“辨异”的基础上达成互识和互补,以形成世界各民族文学和文化“和而不同”的理想格局。
《中国伦理思想史》编写课题组由12位专家组成,首席专家是黑龙江大学的张锡勤教授、南京大学的杨明教授和湖南师范大学的张怀承教授。本书对相关历史时期伦理思想及其代表人物的评介,都努力贯穿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原则,系统梳理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规律,辩证分析中国伦理思想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影响。以清晰丰富的史实以及史论融会的方式,介绍了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伦理思想精华,诠释和阐发了历代杰出思想家关于人生境界、道德追求、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。
《考古学概论》编写课题组由11位专家组成,首席专家是山东大学的栾丰实教授、西北大学的钱耀鹏教授和山东大学的方辉教授。本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,尽量采用中国考古学的材料例证,说明演示考古学方法技术原理,使得教材更贴近中国的实际情况。较之已往由外国学者的考古学著作翻译或改写的教材,更能体现中国考古实践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。书稿中还配有一百余幅地图和插图,使学生能更为直观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考古学理论和实践知识。
《中国美学史》编写课题组由9位专家组成,首席专家为中国人民大学张法教授和北京大学朱良志教授。本书运用现代美学观念对中国古代美学史进行了清晰的勾勒、框架的设计和具体的阐述,从中提炼出中国美学史特有的品格和形态,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。本书涉及多个领域的美学特点,如诗文、歌舞、书画、器物、建筑、园林乃至工艺等,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。在论述中国美学史在不同朝代的演进时,还兼顾了我国多民族或地域的美学特征,体现了美学研究的客观性和丰富性。
马工程教材体系包括中宣部组织编写的41种教材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93种教材,基本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主要的专业课程。中宣部组织编写的专业课教材已经正式出版28种(高教社出版19种);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专业课教材计划2015年出版40种,2017年底出齐。
工程重点教材的编写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教学和科研力量,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,反映了各学科领域学术研究与教学改革的最新进展,体现了政治性、思想性、学术性的统一。